心型脂肪酸結合蛋白h-FABP單克隆包被抗體
1988年,Glatz等人提出hFABP用作鼠類AMI的新型生物化學標志物。1991年,這一觀察結果被Abe等人和Tanaka等人在人類中得到確認,表明人類hFABP可被用作一種對心肌梗塞檢測具有高靈敏度和檢測率的良好生物標志物。后來的研究證實了這一假設。hFABP在癥狀發作后早期釋放到血流中而且在20分鐘后可以被檢測到。大濃度在胸痛發作后3-5小時出現,在20小時內恢復正常基線值。Kleine等人報告在癥狀發作后30-210分鐘內診斷出AMI的靈敏度高于80%。
生物界存在蛋白質的種類估計在 1010~1012 數量級。造成種類如此眾多 的原因主要是 20 種參與蛋白質組成的氨基酸在肽鏈中排列順序不同引起 的。蛋白質的這種順序異構現象是蛋白質功能多樣性和種屬特異性的結構基 礎。從外形上講,可將蛋白質分為球狀蛋白質和纖維狀蛋白質兩大類。球狀 蛋白質溶解度較好,能結晶;纖維狀蛋白質又可分為可溶性和不溶性兩類。 不溶性纖維蛋白質在體內主要作為結構成分存在。每一種天然的蛋白質都有 自己*的空間結構,這種空間結構通常稱為蛋白質的構象。
為了表示蛋白質結構的不同組織層次,習慣采用下列專門術語:一級結 構是指多肽鏈的氨基酸排列順序;二級結構是指多肽鏈主鏈借助氫鍵排列成 有規律的周期性構象,主要有α-螺旋、β-折疊和β-轉角三種基本形式,氨 基酸側鏈不參與二級結構,但對其穩定性有影響;三級結構是指多肽鏈借助 各種次級鍵(非共價鍵)盤曲折疊成具有特定走向的緊密構象;四級結構是
指寡聚蛋白質中各亞基(亞單位)的空間關系,亞基通常由一條多肽鏈或以 共價鍵(如二硫鍵)連在一起的幾條多肽鏈組成。
心型脂肪酸結合蛋白h-FABP單克隆包被抗體
所有產品僅供科研使用,不得用于食用,醫療等其它用途。